全球金融研究|美联储继续激进加息,纳指道指
虽然目前的通货膨胀形势似乎与沃尔克上任时相似,但当下政治和经济大环境却完全不同。第一,当时的两位美国总统尊重并全力支持沃尔克主席。1980年大选时,里根总统在44个州获胜,有着良好的民意基础,当时美国社会没有像现在这样分裂,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地盘没有像现在这样固化。第二,当时国际经济一体化处于萌芽期,世界仍分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彼此经济往来很少。第三,当时的通货膨胀问题就是“印钞机现象”,央行超发货币是通胀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伊朗危机解决,原油价格逐步回落,部分缓解了国内通胀压力。第四,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沃尔克在任时,美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为48.07%,而2022年2季度,服务业对美国经济贡献度达到了59.32%。最后,美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下降。198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的31.37%,2021年第二季度降至23.88%。
通常情况下,股票市场下跌时,资金会流入债券市场,但现在两大市场均在下跌,债券市场已不具有了惯常的避险功能,这足以见投资者的恐慌心理。

美国金融市场并不买美联储的账,因为经济现实很残酷。截至8月,美国股票融资额(包括首次发行、增发和优先股)为69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3000亿美元;各类债券发行额(指国债、房贷抵押券、公司债券、地方政府债券、金利美、房利美、房地美发行的债券以及其它资产抵押券)债券和资产抵押券共计6.55万亿美元,去年同期为9.20万亿美元;而公司债券为1.05万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37万亿美元。美国房产抵押贷款率高达6.29%,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股票市场下跌吓退了融资企业,利率不断升高打消了发债企业的举债念头,消费贷款和房贷利率不断攀升迫使大多数家庭紧缩开支。
治理通货膨胀肯定会导致经济衰退。上世纪八十年代,沃尔克就职后15个季度里就有6季度经济出现不同程度衰退,尤其是1981年第四季度和1982年第一季度分别缩水4.3%和6.1%,1982年第三季度下跌1.5%。股票市场上,198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5.77%,1981年跌9.73%,1982年反弹14.7%。目前的大环境完全不同以往,通胀成因更复杂,服务行业占比较重,加息能否产生预期效果的确存疑。无论如何,美联储一味加息肯定会加速经济衰退到来。
虽说联邦储备系统是美国中央银行,服务美国经济与发展,其重要宗旨也是促进国内就业最大化、保持物价稳定、确保长期利率处于适度水平,但是鉴于美国的经济地位以及美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超级地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应兼顾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利益。然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急速转向既没有顾及其盟友的经济实情,就更不会考虑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现实,以及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困难。
上周四(北京时间),美联储加息后,一些中央银行开始步美央行后尘,上周四也被称为“超级星期四”。当天,瑞士央行宣布加息75个基点,短期利率升至0.5%,脱离了负利率区;英国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短期利率升至2.25%,并将开始出售所持的部分债券资产;挪威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短期利率调整为2.25%;印度尼西亚央行加息50个基点,政策利率上调至4.25%;菲律宾央行加息50个基点,隔夜拆借率上升至4.25%。
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汇率大幅度升值,正在向这些国家输出通货膨胀,造成其他国家产生各种经济困难。而世界经济衰退也必然会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因为反全球化并不等于一个国家就真正能完全独立于全球生产和服务体系之外。早在今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警告世界经济衰退即将来临,把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期由去年的6.1%调低至3.1%。
在治愈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高通胀问题方面,沃尔克主席确实取得了非凡成就。沃尔克于1979年8月6日至1987年8月11日期间担任联储主席。他刚上任时,以消费者价格指数测算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1.84%(为1975年1月以来的新高),联邦基金利率为10.72%。当年11月4日,伊朗发生革命,德黑兰大学生扣押了57名美国外交官和公民,事件导致美国和伊朗关系交恶,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暴涨,增加了美国国内通胀压力。1980年3月,美国通货膨胀迅速升至14.59%,为194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在沃尔克主席主导下,联邦基金利率(实际)由他上任时的10.72%被推高至1980年3月末的19.85%。即使后来通胀压力整体减缓,如1981年7月降至10.77%,而联邦基金利率仍维持在21.09%(7月1日)。1981年11月之后,美国通货膨胀彻底告别了双位数时代,而联邦基金利率直到1983年1月2日才降至个位数。
文章来源:《农村金融研究》 网址: http://www.ncjryjzz.cn/zonghexinwen/2022/0927/695.html